新中国•新故宫
1925年10月10日,一场隆重的典礼在昔日皇宫紫禁城的乾清宫前举行,“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
然而,仅仅6年后,“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对华北虎视眈眈。1932年初,日军发动“一·二八事变”,上海规模较大的商务印书馆、图书馆及各公私大学,均遭到轰炸焚毁,损失难以计数。1932年8月,日军进犯热河,榆关告警,平津危急。为使珍贵文物免遭劫掠,自1933年2月起,故宫博物院的13000余箱文物分为5批,踏上漫长的文物南迁、西迁之路……自1931年到1948年,故宫博物院的各项工作在动荡的时局下艰难展开。
1949
从景山看故宫(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从景山看故宫(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
194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关部门请清华大学梁思成主持编写《全国建筑文物简目》,正式发往部队,要求南下大军,在作战及接管时,对古建文物注意加以保护。
《全国建筑文物简目》封面与内页
1948年年底,东北野战军与华北野战军协同作战,先后对北平、天津、塘沽、张家口等城市形成包围之势。著名建筑学者梁思成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古迹。在“等待傅作义作出和平抉择的关键时刻”,如若使用武力解放北平,恐将对北平的古迹造成严重破坏。1949年1月16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的电报中,专门就保护北平文化古迹问题作出指示:
“积极准备攻城。此次攻城,必须做出精密计划,力求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他著名而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你们务必使各纵首长明了,并确守这一点。……为此,你们对于城区各部分要有精密的调查,要使每一部队的首长完全明了,哪些地方可以攻击,哪些地方不能攻击。绘图立说,人手一份,当做一项纪律去执行。”
太和殿旧影(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为了使北平这座举世闻名的古都免遭破坏,解放军在围城后,派出代表同傅作义接触。傅作义终于决心顺应人民的意志,命令所属部队出城听候改编。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隆重的入城仪式,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北平军管会)也正式入城,开始了对北平的全面接管。
在各文化单位接管工作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故宫博物院。1949年2月11日,北平军管会派文物部罗歌、于坚、刘耀山进驻故宫博物院,担任联络工作。在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提议下,最终决定在太和殿召开故宫博物院接管大会。
关于接管故宫的第120号令
据北平军管会联络员,后来成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于坚回忆:1949年3月6日,故宫博物院全院600多名职工早早地在太和殿内排列整齐,期待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在大家的注视中,(北平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文物部)尹达部长走上前做报告。他先把灰棉军帽脱下放在桌上,由于棉帽长时间戴在头上,有些头发被压得竖起来。有个职工看到这一幕便悄悄地对身旁的同事说:“你看,共产党员的头发都是竖着长的。”尹达部长宣读了“关于接管故宫的第120号令”,同时宣布接管故宫博物院的具体政策。接着正式宣布“马衡院长仍任院长,全院职工原职原薪”,并要求大家“尽职尽责,努力工作,保证文物、古迹安全”。尹达部长讲话完毕,快速走下台,用力握住马衡院长的手。这重重的一握,不仅代表新中国对马衡的感谢,也是新旧交接的礼节。大殿里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午门
西北角楼
皇极殿
1952
1952年8月,文化部发出收回故宫文物的通知。规定:“为了保存这些古代最优秀的文化遗产,经报请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批准,凡在各地‘三反’‘五反’运动中发现的故宫古物,其已判决没收和已由当地政府收回的,均应及时送缴中央,拨还故宫博物院集中保管。”
1966年,接上级通知,故宫博物院暂停开放。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干部组成的工作队进驻故宫博物院,至8月撤出。1967年4月,北京卫戍区对故宫博物院实行军事保护,至1968年12月工人解放军宣传队进驻。由于国家的保护,故宫宫殿及文物在文化大革命中未受到直接破坏。
1971年,故宫博物院筹备重新开放,周恩来总理请郭沫若题写门额,并组织班子编写《故宫简介》。7月5日,闭馆五年的故宫博物院缓缓地开启大门,重新迎接观众的到来。
郭沫若题“故宫博物院”原迹
《故宫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