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建筑绘画:
清代宫廷绘画的发展,经过顺治、康熙到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极盛,众多画家在“如意馆”内供奉,艺术活动十分活跃,创作了大量富于宫廷特色的作品。为表现清王朝的“文治武功”,宫廷御用画家们创作了大量宏幅巨制的纪实性作品来记录本朝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许多建筑物成为宫廷绘画的重要表现题材。清初欧洲科学和艺术的传入也首先对宫廷绘画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在建筑画的表现手法上,引入了更能表现空间和体积的焦点透视和明暗法,呈现出“中西合璧”的新趋势。 明清之际,随着“西学东渐”之风的传播,一些欧洲画家开始在清代宫廷供奉,宫廷绘画成为东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一环。一方面,欧洲画家接受中国传统技法,采用中国笔墨颜料和纸绢作画,另一方面,他们依然坚持西洋透视原则,在作品中着意表现物体的体积、质感、明暗、投影乃至倒影。这种效果逼真的写实画风直接体现在宫廷建筑画上,同时也影响到中国宫廷画家。焦点透视法和明暗对比法的引入,使得画家们能更加自如地表现建筑物的空间感和体积感,宫廷建筑绘画也因此呈现出与传统建筑绘画明显不同的“中西合璧”的鲜明特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