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与《戏鸿堂法书》】
       以古人为师的董其昌对古代书画大家作品的收藏有着强烈的爱好,《戏鸿堂法书》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套法帖。《戏鸿堂法书》又名《戏鸿堂帖》,是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由董其昌所辑,吴桢镌刻而成,
共十六卷。法帖取材于晋、唐、宋、元各朝,包括王羲之、王献之、谢安、米芾等诸名家在内的四十余家书法名迹,取名于梁武帝评钟繇书法“飞鸿戏海”语,也称“鸿堂帖”。因董氏当时已负盛名,故此帖初拓即得四方争赏,风行一时。初刻为木板,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董宅被焚,所藏书画大多付诸一炬,《戏鸿堂法书》初刻木板亦毁于大火之中。后以初拓摹刻上石,今所传石本皆为翻刻。故宫博物院藏有明刻《戏鸿堂法书》。
       人们对《戏鸿堂法书》的评价历来毁誉参半,因当时董氏失于鉴辨,有不少赝品入选,又因急于告峻,摹勒也有些失实,与真迹有所差距。
©故宫博物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