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成就

绘画艺术

  回顾中国绘画史,每段时期都会并行两种不同的艺术取向。其一是固守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扬自己的个人面貌,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其二是努力摆脱传统所形成的羁绊,尝试全新的艺术手段,张扬个性,实现新的艺术追求。

查看更多
美术史研究

  纵观傅抱石的艺术成就,绘画实践与美术史研究堪称双峰并秀,花开并蒂。他对艺术史的回顾、反思,远远超乎同时代的普通画家。

查看更多

故宫藏品

故宫博物院收藏傅抱石绘画44幅,题材为山水、人物两类,皆创作于1943年至1949年之间。这一时期正是傅抱石绘画艺术创新与成熟的时期。

  • 山水画
  • 人物画
  • 傅抱石风雨归庄图册页

    傅抱石风雨归庄图册页

  • 傅抱石秋风红雨图轴

    傅抱石秋风红雨图轴

  • 傅抱石日暮归庄图卷

    傅抱石日暮归庄图卷

  • 傅抱石柳溪渔艇图轴

    傅抱石柳溪渔艇图轴

  • 傅抱石蕉荫烹茶图册页

    傅抱石蕉荫烹茶图册页

  • 傅抱石渊明沽酒图轴

    傅抱石渊明沽酒图轴

  • 傅抱石渔父图横幅

    傅抱石渔父图横幅

  • 傅抱石屈原图横幅

    傅抱石屈原图横幅

更多藏品

藏品入藏过程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傅抱石绘画作品主要来自于个人捐献和国家拨交。其中郭有守捐赠8件,傅夫人罗时慧捐献33件,另有3件为政府官员接受礼品后拨交给故宫的。通过相关记载、故宫博物院所存档案与作品题跋,依据捐献的时间顺序,可对上述捐献活动作出概述,其中基本线条脉络清晰,然而还存在着某些模糊不清的具体细节,尚待深入地调查研究。

  • 郭有守的捐献

    郭有守的捐献

    郭有守(1901—1978年),字子杰,四川资中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少有才名。后与民国名人杨度之女杨云慧结为夫妇。20世纪20年代赴法国求学,曾与当时留欧的中国青年,特别是在法国攻读文法或艺术科的学生,如张道藩、徐悲鸿,谢寿康、邵洵美、蒋碧微等人成立了一个名为“天狗会”的文艺团体,用白话体的新诗、散文、杂文和艺术评论向西方人介绍一些中华文化的概念。1930 年5月12日,在上海与叶恭绰、蔡元培、胡适、杨杏佛、林语堂、邵洵美、郑振铎、戈公振、徐志摩等12人发起成立“中国笔会”,被选为理事。40年代,出任四川省教育厅厅长。1946年,作为顾问随同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王世杰赴美国,筹备中国参加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工作。1947年,中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被聘为教育组长,后改任远东教育顾问,曾赴东南亚各国考察教育。还曾担任国民政府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事、驻比利时使馆文化参事之职。1966年回国,定居北京。

    郭有守向国家捐献文物、图书的想法产生于1971年。那年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部致函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告知1966年起义回国的原国民党驻比利时使馆文化参事郭有守愿将一批文物及资料捐献给国家,经询问郭沫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办公室,嘱与王冶秋联系此事。故宫革命委员会按照图博口(即图书博物馆系统)领导的指示,派工作人员于当月25日到郭家取回陶瓷、绘画、中外文图书等119件。1972年3月10日,郭有守先生又向故宫捐赠一批文物、图书,共计156件,其中便有傅抱石画作8件。故宫博物院为表彰他的两次捐献活动,遂决定颁发捐赠证书与奖金。1973年1月,故宫派工作人员将奖金送交郭有守先生。至此,这次捐献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 罗时慧的捐献

    罗时慧的捐献

    最早向外界透露傅抱石夫人罗时慧女士向故宫捐献傅抱石画作的文章是故宫博物院吴仲超院长在1978年为悼念去世的郭沫若而撰写的《德业难忘》一文。不过,仅有“一九七二年七月,名画家傅抱石遗作三十三幅自国外运回,也经沫若同志征得傅抱石的家属同意,叫我院保存”寥寥45个字,并未作过多说明。

    1990年,禾子在《名家翰墨》第1期上发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傅抱石作品简目》一文,称罗时慧捐献的33件绘画“原亦流散域外,后由郭有守收集并存放在法国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傅抱石的学生伍霖生在1994年撰文《傅抱石艺事纪实》,其中第四节《有关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傅抱石先生四十四幅作品的真实情况》,根据傅抱石生前亲口所述与去世后的捐献情况,将上述作品远赴法国、回归中国的原委揭示出来,现迻录于下:

      郭有守先生1942年至1945年任四川省教育厅长,在成都供职,与当时著名的文人、艺术家都有往来,与傅抱石、张大千等著名画家更加熟悉。1944年傅抱石在成都昭觉寺会见张大千先生便是郭有守先生陪同的。郭有守先生十分喜欢中国绘画作品,也广有收藏。大约是1946年,郭有守先生被任命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赴任前曾与抱石先生商量,拟携带傅抱石作品赴法,在那里举办展览,进行中法文化交流,同时可以向海外宣传抱石先生的艺术,销售后还可以得资接济抱石先生家用。抱石先生欣然同意,将1943—1946年60幅作品(其中有人物画也有山水画)交郭有守先生带至法国。郭在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举行过傅抱石作品展览会,……(作者按:后来,郭先生将其中33幅作品寄存于法国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保险库中。)

    1971年,郭有守先生回归北京定居,任全国政协委员。他向郭沫若先生谈及尚有33幅傅抱石绘画作品存放在法国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的事。郭沫若先生征得傅师母罗时慧女士同意将此33幅傅抱石作品取回后捐献给国家。于是外交部向法国政府进行交涉,法国政府极为友好,同意将傅抱石先生的作品如数归还,且免收保管费用。罗时慧女士亲自赴北京清点,办理捐献手续,由故宫博物院接受、保管,发给罗时慧女士荣誉奖状和奖金。

    以上,伍文对捐献过程的梗概做了勾勒。但文中称“1971年,郭有守先生回归北京定居,任全国政协委员”,有误。一、郭有守回国时间为1966年,非1971年,此据总参谋部第二部公函。二、经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官方网站,其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1965年1月—1978年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1978年8月—1983年6月)的委员名单,未见郭有守。根据有关材料,罗时慧女士捐献前后的细节如下:

    1972年7月16日,罗时慧给时任郭沫若秘书的王廷芳写信,信中提到王曾经告知罗时慧,郭有守于1946年带去法国的傅抱石绘画即将被索回。罗表示,听说当时郭有守已经身患“较重的内疾”,担心郭有守无法亲自与法国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的馆长叶理夫联系,恐怕存放在那里的画作不能回到中国。王廷芳接到信后,随即将情况向郭沫若、于立群夫妇汇报。根据二人的指示,他于7月21日给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写信,希望先给罗时慧寄去二、三百元路费,请她来京商谈那批画作的事情,并将罗的地址“南京四条树德里六号”标明在信件的末尾。王冶秋指示故宫可采取捐献或收购的方式收藏这批作品。7月24日,故宫革命委员会给罗时慧去函,告知傅抱石存在法国的画作已送到北京,故宫根据领导意见拟收藏这批作品,请她来京洽谈具体事宜。罗时慧于7月26日回信,称其因身患肿瘤恶疾,单独行动有困难,需联系在徐州的女儿(即三女儿傅益瑶),让她陪伴来京,并要求故宫告知她作品的数量及从何处运来的情况。7月28日,故宫电覆作品数量及其来源,并希望罗通知来京时间,以便安排接待事宜。查故宫公文得知,8月1日罗抵京,她要求将这批傅抱石的绘画全部捐献给国家,由故宫保存。经领导与相关人员商定,故宫向她颁发捐献凭证和奖金。公文上另有王冶秋局长的批示:“此一捐献系郭沫若院长交代办的。给奖金也征得郭老同意。作说明如上。”于此可知罗时慧捐献傅画的前后。郭沫若作为傅抱石的生前好友对此事始终极为关注,应该说从向法国索取这批画作,到画作重回祖国,再到藏于国家级的博物馆,都与他息息相关。故宫能够妥善收藏傅抱石的绘画,帮助郭沫若了却了一桩心愿,其欣慰之情是不难想见的。

    从罗时慧捐献的33件绘画的款识来看,尚有1947年的《桃花仕女图》、1948年的《蕉荫品古图》、1949年的《渔归图》,伍文却称这33件全是1943年—1946年的创作,两者在时间上存在矛盾。或许,郭有守在巴黎为傅抱石举办画展之后又得到了一些傅抱石在1946年后的作品,并将上述两批画作一同寄存于法国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保险库中。事实的真相随着当事者的逝去为后人留下了难解的疑问……

  • 政府的拨交

    政府的拨交

    禾子在《名家翰墨》第1期上发表的《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傅抱石作品简目》一文中提到《夏山图》、《湘夫人图》、《赤壁舟游图》是“高层官员接受礼品后拨交北京故宫博物院保管的”,并未指明高层官员是何人。伍霖生撰文指明其中周恩来总理拨交两幅作品,但没有确指究竟是哪两件。根据画面题跋,《夏山图》、《湘夫人图》即为周总理拨交的文物。尽管两图的创作时间不同,却有着相同的流传过程。

    1944年11月16日是郭沫若53岁生日,乡间文工会的同人在重庆巴县的赖家桥为郭贺寿,时任三厅政治部副主任的周恩来和徐冰、冯雪峰专程从重庆赶至与文艺界人士相聚一堂,其乐融融。聚餐后,高龙生、傅抱石、李可染特地在文工会举行了一次小型画展。周恩来极为喜爱画展中傅抱石的《夏山图》、《湘夫人图》,画家便慨然相赠,成为一段佳话。22日,郭沫若应周恩来之嘱为《夏山图》题写七绝一首,诗云:“万山磅礴绿阴浓,岚色苍茫变化中。待到秋高云气爽,行看霜叶满天红。”为《湘夫人图》题写七绝二首,诗云:“沅湘今日蕙兰焚,别有奇忧罹此君。独立怆然谁可语?梧桐秋叶落纷纷。   夫人矢志离湘水,叱咤风雷感屈平。莫道婵娟空太息,献身慷慨赴幽并。”前者先是描写群山苍茫的景色,进而借助对秋天——收获季节的想象,对抗战的成功寄予了深切的希望。后者既表达出对日寇侵占湖南及至中国领土之罪行的愤慨,又将湘夫人比作慷慨献身的巾帼英雄,点明了画家为湘夫人画像蕴含着激励全民同心共赴国难、奋勇抗敌的良苦初衷。后来,两图一同随周恩来返回陕北,又进入中南海,再入藏故宫博物院,从未分开。                               

    另一件拨交作品《赤壁舟游图》,画家落款“癸未岁暮写于东川,抱石。”又有跋文“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沫公五秩晋三诞辰,谨此呈寿,并乞晦政,晚傅抱石于重庆金刚坡下。”由此可知,此图原是画家在1943年末所作。及至1944年郭沫若53岁生日,画家挑出笔下的精品赠送给亦师亦友的郭沫若,表达出自己至深的感情。郭沫若、傅抱石自1933年于日本东京相识,经常在一起切磋学术和艺术问题。客观地说,郭沫若对画家在艺术上、生活上帮助很大。傅抱石为了酬答知己,总以自己笔下的精品赠之,是图即为其中之一。因画面别无题记,故可以推断此图在1944年11月16日以后保存在郭氏手中。1991年,《中南海珍藏书画集》将此图收入书中,说明其曾存于中南海。或许是郭沫若将《赤壁舟游图》转送给某位中央领导,然后又由中南海拨交给故宫博物院的。

纪念相册

  • 傅抱石年表
  • 作品集和著作简目
  • 他们研究傅抱石

傅抱石年表查看更多

  • 1904年(光绪三十年 甲辰)1岁

      10月5日(农历八月二十六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祖籍江西省新喻县(今新余市)北岗乡樟塘村。原名长生,名中洲,字庆远,学名瑞麟。

  • (己酉)6岁

      家贫无力入学,从一街坊巡警陶某识字。

  • 1910年(宣统二年 庚戌)7岁

         进南昌新喻会馆私塾附读,也即免费旁听

  • 1911年(宣统三年 辛亥)8岁

         仍读私塾,并开始摸索自己刻印。

  • 1912年(民国元年 壬子)9岁

         得《康熙字典》一部,学刻印更勤,已能刻白文篆书。

  • 1913年(民国二年 癸丑)10岁

      读小学半年。

  • 1914年(民国三年 甲寅)11岁

         辍学。做小生意,帮助家庭维持生计。

  • 1915年(民国四年 乙卯)12岁

         去瓷器店当学徒。仍坚持自学篆刻,开始习画。

  • 1916年(民国五年 丙辰)13岁

          患肺病,体弱不支,离开瓷器店。读书自学,习画刻印。

  • 1917年(民国六年 丁巳)14岁

         入南昌江西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插班进初小四年级。改学名傅瑞麟。

  • 1918年(民国七年 戊午)15岁

         升入高小一年级。所刻印章已斐然可观。

  • 1919年(民国八年 己未)16岁

      仍读省立第一师范附小。

      钻研《种榆仙馆印谱》、《二金蝶堂印存》等谱。

  • 1920年(民国九年 庚申)17岁

      升入高小三年级。

      所临国画及仿刻的赵之谦、陈鸿寿印章颇能乱真。

  • 1921年(民国十年 辛酉)18岁

      高小毕业,成绩第一。直升第一师范预科。

      秋,父得贵公病逝。

      书画篆刻技艺大进。因生活困难,开始课余卖画鬻印。从此开始自号“抱石斋主人傅抱石”。

  • 1922年(民国十一年 壬戌)19岁

         升入省第一师范本科,进英文班一年级。

  • 1923年(民国十二年 癸亥)20岁

         在省第一师范读书。转入艺术科一年级。

         开始美术创作活动和美术史论研究工作。篆刻作品已积拓五册。

  • 1924年(民国十三年 甲子)21岁

         读省第一师范艺术科二年级。

         参与组织南昌青年学会,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

  • 1925年(民国十四年 乙丑)22岁

         读省第一师范艺术科三年级。

         第一部著作《国画源流述概》完成。

         作《策杖携琴》、《竹下骑驴》、《秋林水阁》、《松崖对饮》山水画四条屏,是为迄今发现的先生现存的最早的作品。

  • 1926年(民国十五年 丙寅)23岁

         7月,于江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按照规定,以考试成绩第一受聘留校,在附属小学任教。

         9月,著《摹印学》成。

  • 1927年(民国十六年 丁卯)24岁

         2月,赴樟树等地作革命宣传活动。

      8月,自拓自编《篆刻作品集》四册,收入自1924年起所积累之篆刻作品数百方。

  • 1928年(民国十七年 戊辰)25岁

      3月,仍任教南昌模范小学(即省立一师附小)。

      7月,在江西省立一师兼课,省立第一师范改为江西省立第一中学。

  • 1929年(民国十八年 己巳)26岁

      7月,辞去南昌模范小学教职。

      9月,任江西省立第一中学初中部教师,并先后兼任南昌私立鸿声、洪都、心远、女师等校图画教师。

      本年,《中国绘画变迁史纲》写成。

  • 1930年(民国十九年 庚午)27岁

      3月,与罗时慧女士结婚。时慧女士1911年6月13日生于奉天(今辽宁省会沈阳市),时年20岁,南昌人。原为江西省立一中学生,后毕业于湖北武昌美专。

      约7月,升任省立一中高中部艺术科主课教师,教国画、手工和音乐课。

  • 1931年(民国二十年 辛未)28岁

      7月,徐悲鸿先生到南昌,抱石携作品前往拜访求教,甚得悲鸿先生赏识。后徐先生决意设法资送抱石出国深造。

      9月,所著《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于上海南京书店出版。

      本年,购得黄牧父自拓印页4000余方,剪贴整理编为10册。

  •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壬申)29岁

      2月,到南京,作山水《水木清华之居》。此图今藏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美术资料图书馆。

      9月,以研究工艺图案、改良江西陶瓷名义公费赴日本留学。

      10月,作《渊明沽酒图》,后郭沫若为之题诗。

      约12月,著《日本工艺美术之几点报告》。

  •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30岁

      约2月,结识郭沫若先生。

      5月,作《春声》(柳燕图),郭沫若为之题诗。

      6月,因经济拮据,自日本返国。

      7月,回到南昌,《傅抱石所造印稿》辑成。取得江西省教育厅追加的留学补助金。

      8月,再次由上海乘轮到日本。

      10月,译日人梅泽和轩著《南宗画祖王摩诘》。作《仿黄鹤山樵秋壑鸣泉图》。

      本年,作《二老对弈山水图》、《家在匡庐五老峰》诸图

  •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 甲戌)31岁

      2月,在日本东京作《梧桐鸟鸣图》、《篱鸡图》、《笼鸡图》、《莲池图》等画。今藏日本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美术资料图书馆。

      5月,入东京帝国美术学校研究科,师从著名学者金原省吾教授攻研画论和东方美术史,兼习雕塑绘画并研究工艺美术。

      6月,译金原省吾著《唐代之绘画》、《宋代之绘画》,合为一册《唐宋之绘画》。

      7月,学校暑假,返国筹备个展。

      9月,返回东京。

      12月,作《雨过》、《双鹅图》等图。

  •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乙亥)32岁

      2月,译作《唐宋之绘画》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3月,于日本《美之国》杂志发表《苦瓜和尚年表》(日文)。

      5月,于《文化建设》杂志发表论文《中华民族美术之展望与建设》。于《日本评论》杂志发表《日本工艺美术之几点报告》。

      5月10日至14日,在日本东京银座松坂屋举办“傅抱石书画篆刻个展”,展期5天,展出绘画(包括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篆书、行书、楷书)、篆刻、印谱等,计175件。

      7月,母亲病逝,急乘船返国。

      8月,《中国绘画理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9月,任教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为艺术科兼任讲师。于《文化建设》杂志发表译文《中国国民性与艺术思潮——金原省吾氏之东洋美术论》。

      10月,于《东方杂志》发表《论顾恺之至荆浩之山水画史问题》。

      12月,于日本《南画鉴赏》杂志发表《古画的真伪与鉴识》。

  •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丙子)33岁

      2月,回江西南昌。编著《基本图案学》,于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3月,作《青松图》、《山居对饮图》等,今藏于江西省新余市博物馆。

      4月,于《文艺月刊》发表译文《日本法隆寺》。

      5月,《读“由顾恺之至荆浩•支那山水画史”》日文稿发表于日本《美之国》杂志。

      7月,《石涛年谱稿》发表于《文艺月刊》。《论秦汉诸美术与西方之关系》发表于《文化建设》杂志。

      8月,译作《郎世宁传考略》连载于《国闻周报》。

      11月,《石涛丛考》发表于《文艺月刊》。编译《基本工艺图案法》。

      12月,于中央大学《教育丛刊》发表《印章源流》。

  •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丁丑)34岁

      2月,《汉魏六朝之墓砖》译文发表于《文艺月刊》。

      3月,编著《中国美术年表》,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4月,中华艺术会成立,当选为理事。

      6月,《石涛再考》发表于《文艺月刊》。译文《中国文人画概论》发表于《文化建设》。

      7月,《大涤子题画诗跋校补》、《民国以来国画之史的考察》发表。

      8月,中央大学决定西迁四川,教职员疏散。

      10月,完成《石涛画论之研究》、《石涛生卒考》、《六朝初期之绘画》等论文。

      11月,经安徽宣城回南昌。

  •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戊寅)35岁

      2月,全家返回新喻县樟塘村故里。

      4月,奔赴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任职秘书室。经常往返于株洲、衡山、衡阳、东安、桂林等地,做抗日宣传工作,并协助厅长郭沫若处理行政事务,起草讲稿、公函和重要文告。

      12月,三厅南迁。全家由湖南东安到桂林。

  • 1939年 (民国二十八年 己卯)36岁

      3月,《基本工艺图案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4月,辗转流徙,到达大后方四川重庆,寓居重庆西郊歌乐山金刚坡下。仍在政治部三厅工作。

      5月,《明末民族艺人传》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6月,完成《中国美术史•古代篇》上古至六朝部分。

      8月,重回中央大学艺术科兼课。

  •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 庚辰)37岁

      3月,作《〈画云台山记〉图卷》(或称《云台山图》)。《刻印源流》发表于重庆版《时事新报》。

      4月,《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之研究》、《从中国美术的精神上来看抗战必胜》发表于重庆版《时事新报》。

      5月,中华全国美术会成立,当选为理事。

      9月,《木刻的技法》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著《中国篆刻史述略》。政治部三厅改组,随郭沫若先生一同退出三厅。正式回中央大学艺术科任教。

      10月,《关于印人黄牧父》发表于重庆版《时事新报》。

  • 1941年(民国三十年 辛巳)38岁

      1月,《读周栎园〈印人传〉》发表于重庆版《时事新报》。

      4月,作《访石图》,再画《〈画云台山记〉图卷》。图藏南京博物院。

      10月,作《观云图》、《仿梅瞿山笔意山水》等图。

      11月,作《寿鼎图》,即《九老图》,赠郭沫若先生。

      本年,经教育部审定为正教授。

  •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 壬午)39岁

      1月,为陈之佛画《寒梅小鸟》题诗。

      1—2月间,《评〈明清画家印鉴〉》在重庆版《时事新报》发表。

      2月,《读雪翁花鸟画》发表于重庆版《时事新报》。

      3月,作《大涤草堂图》,徐悲鸿题塘。作《张鹤野诗意图》、《四百峰中箬笠翁》等图。

      6月,作《五柳先生》,郭沫若先生题诗。作《石涛上人像》、《屈原》、《醉僧图》等图。

      7月,作《洗手图》、《观海图》、《对牛弹琴图》、《洗马图》等画。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陈之佛先生秘书兼中国画及美术史论教授。

      8月,郭沫若先生为傅抱石所作《陶渊明像》、《屈原》、《龚半千与费密游》等图题诗。

      9月,《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发表于重庆版《时事新报》。

      10月10日至12日,在重庆举办“傅抱石教授国画展览会”(即“壬午重庆个展”),展出作品100件。

      10月,教育部第三次全国美展筹备委员会成立,任筹备委员暨审查委员。《壬午重庆画展自序》一文连载于重庆版《时事新报》。

  •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 癸未)40岁

      1月,《中国山水画论》发表于《文史杂志》。

      3月,作《杜甫诗意》、《仿石涛山水》、《竹林七贤》等图。

      5月,作《泉亭对饮图》、《夏山图》、《柳荫纳凉图》、《醉僧图》等图。

      7月,作《屈原》、《萧然放艇学渔人》、《石公种松图》、《恽南田访程穆倩图》等图。

      8月,作《观海图》、《满身苍翠惊高风》、《赤壁舟游》、《石涛上人诗意图》等图。

      9月,作《文天祥像》、《携琴探幽》、《群老观瀑》等图。再画《洗手图》、《洗马图》、《人人送酒不须沽》。

      10月,作《巴山夜雨》、《袁安卧雪》、《石涛诗意》等图。

      约10月,在重庆举办个展。在成都举办个展。

      12月,作《苏武牧羊图》、《湘夫人》

  •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 甲申)41岁

      1月,再作《苏武牧羊》及《东坡赤壁》、《江上渔隐》、《策杖行吟》、《幽对鸣泉》等图。

      3月3日至5日,“傅抱石画展”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行。

      3月,《中国绘画在大时代》在重庆版《时事新报》发表。

      约6月,“郭沫若书法傅抱石国画联展”在昆明举行。

      7月,作《琵琶行》、《洗桐图》、《万竿烟雨》、《擘阮图》、《长干行》等图。

      8月,作《天女散花图》、《白衣观音像》。

      10月,完成《丽人行》大幅精品,徐悲鸿、张大千为此图题咏。

      11月,郭沫若为《薰风曲图》、《二湘图》题诗。

  •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 乙酉)42岁

      2月,作《大涤草堂图》、《晋贤图》、《无量寿佛》、《虎溪三笑》、《擘阮图》、《日日凭栏洗耳听》等诸图。民主运动掀高潮,重庆各界向国民党当局进言。在中国文学艺术界对时局宣言上签名。

      3月,作《清阁著书图》、《野老长江图》等。

      6月,作《潇潇暮雨》、《暴风雨图》。

      7月,在成都举办个展。

      10月,作册页《九张机》图12幅。

      11月,在重庆江苏同乡会举办“傅抱石画展”。

  •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 丙戌)43岁

      1月,作《风雨归舟》、《水阁围棋》、《擘阮图》、《人物山水图册》等画。

      2月,作《竹林七贤》、《万谷泉声》、《九老图》。

      4月,作《山鬼》大幅及《隆中对》等图。

      8月,作《归去来图》、《醉僧图》、《前赤壁赋图》、《今古输赢一笑间》等图。

      10月,复员,全家返回南京。仍执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

      12月,在南京举办“徐悲鸿、傅抱石、陈之佛、吕斯百、秦宣夫联合画展”。

  •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 丁亥)44岁

      3月,作品参加全国首届美术节美术展览。

      4月,《明清之际的中国画》发表于《京沪周刊》。

      8月,在南京文化会堂作《中国绘画之精神》讲演。讲演全文发表于《京沪周刊》。

      10月27日至11月2日,在上海中国艺苑举办 “傅抱石画展”,展出作品180余件。

  •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 戊子)45岁

      1月,《石涛上人年谱》由京沪出版社出版。

      2月,作《唐人诗意图册》16幅及《暴雨泛舟》、《水阁围棋》等图。 

      12月,率全家返抵老家南昌。

  •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 己丑)46岁

      2月,在南昌于青年会馆举办“傅抱石画展”,展出作品百余件。

      3月,作《山雨图》、《仿石涛山水》、《渔归图》。

      9月,《中国古代绘画概论》一文发表于原苏联《国际文学》杂志。

      10月,由南昌返回南京,仍任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 1950年(庚寅)47岁

      1月,在南京大学进行“精简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所授国画概论、书法、篆刻课被取消,中国美术史停授,中国画改称水墨画。

      2月,以朱砂重彩作《海陆空战士图》参加南京市第一届美术展览会。作毛泽东主席《清平乐•六盘山词意图》。从此开始了以毛泽东诗词为题材之创作。

      9月,在南京大学作《民族形式的研究》专题报告。

  • 1951年(辛卯)48岁

      1月,作品参加“南京市第三届美术展览会”。

      5月,在南京大学作《伟大的中国艺术传统》专题报告。

      6月,当选南京市文联常委。

      7月,著《初论中国绘画问题》长文。

      9月,作《抢渡大渡河》。

  • 1952年(壬辰)49岁

      1月,在南京市文联五次主持新国画研究座谈会。

      7月,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艺术系并入南京师范学院,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

      11月,作《九老图》(又称《寿鼎图》)赠郭沫若。

  • 1953年(癸巳)50岁

      7月,《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近代绘画史上的重要性》在《光明日报》发表。

      9月,“全国第一届国画展”在北京开幕,《抢渡大渡河》、《更喜岷山千里雪》展出。

      10月,完成《中国绘画的成就》一文。

      12月,作《歌乐山图》、《金刚坡下全家院子》、《金刚坡下之雾》等图。

  • 1954年(甲午)51岁

      2月,为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作大幅《东方红》、《春雨江南》及《湘夫人》三图。

      5月,华东美术家协会在上海成立,当选为理事。

      9月,江苏省文代会召开,当选为文联委员。

      10月,作《屈原九歌图》10幅,今藏北京中国美术馆。作《四季山水——春夏秋冬》4幅,今藏江苏省国画院。

      12月,《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出版。

  • 1955年(乙未)52岁

      3月,“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在北京开幕,《九歌图——湘君》、《九歌图——山鬼》入选展出。

      4月,当选江苏省人民政协第一届委员会政协委员。

      11月,作《郭沫若阳朔诗意图》。

  • 1956年(丙申)53岁

      1月,增补为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特别邀请委员。参加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3月,编选《雪舟》画册成,作《代序》。

      5月,作南京风景《鸡鸣寺》、《中山陵》、《玄武湖》、《雨花台》四条屏。

      8月,在北京“世界文化名人雪舟等杨逝世四百五十周年纪念会”上作《雪舟及其艺术》报告。后全文在《人民日报》发表。

      10月,中国美术家协会南京分会筹委会成立,被推为主任委员。

      12月,作《暮韵》、《苦瓜炼丹台诗意》、《龚半千与费密游诗意》、《兰亭图》等画。

  • 1957年(丁酉)54岁

      1月,“江苏省一九五七年国画展览会”在南京开幕。《兰亭图》、《暮韵》等作品参加展出。

      2月,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成立,任副主任,主任为吕凤子。

      5月,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两国访问。访问近百日,作画50多幅,曾在布拉格及布加勒斯特举办作品观摩会。

      7月,《写山要法》一书出版。

      12月,《山水、人物技法》一书出版。

  • 1958年(戊戌)55岁

      4月,《白石老人的艺术渊源初探》一文发表。

      6月,作品参加在波兰举办的“中国国画展”。

      7月,《中国的绘画》上卷出版。

      9月,作品入选参加“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

      11月,作《送瘟神》、《大柏地》、《长征》、《井冈山》、《咏长沙》、《北戴河》等毛泽东主席诗意画。作《拟九龙渊》、《拟朴渊》郭沫若诗意画。

      12月,自选《傅抱石画集》出版,郭沫若作序并题写书名。“江苏省国画展览会”在北京开幕,《蝶恋花》、《雨花台颂》参展。

  • 1959年(己亥)56岁

      1月,《俗到家时自入神——郭老谈画片记》发表。

      4月,“中国画展”在缅甸仰光开幕,抱石先生作品二幅参展。

      5月,撰《关于中国画传统问题的几点意见》。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苏厅作《雨花台》。

      6月,赴湖南写生。完成《韶山》组画20余幅,后出版画集《韶山》。“中国画展”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开幕,抱石先生作品25幅参展。

      9月,与关山月合作完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所作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主席为该画题款,书“江山如此多娇”六字。《中国绘画史的新页——谈谈十年来国画事业的发展》在缅甸《新仰光报》发表。

      10月,《北京作画记》发表于《南京日报》。《画室有感》发表于《北京文艺》。

  • 1960年(庚子)57岁

      1月,江苏省“在总路线光辉照耀下美术展览会”于南京开幕,《春到钟山》、《水乡吟》、《新松恨不高千尺》等画参展。

      3月,江苏省国画院正式成立,任院长。《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出版。

      4月,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成立,当选为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成立,当选为副会长。

      6月,《江苏省国画院画集》出版,抱石为之题签并作前言。“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毛主席故居》参展。

      7月,完成《虎踞龙盘今胜昔》大画3幅。

      8月,美协全国第二届代表大会召开,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9月,率江苏省国画工作团旅行写生。先后到郑州、洛阳、三门峡、西安、延安、华山、成都、乐山、峨嵋、重庆、武汉、长沙、韶山、宁乡、广州等六省十几个城市,行程11500公里,产生了一批佳作。写生活动至12月结束。12月14日返回南京。

  • 1961年(辛丑)58岁

      2月,《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在《人民日报》发表。

      3月,《白石老人的篆刻艺术》发表于《人民日报》。

      5月,“山河新貌——江苏国画家写生作品展览”在北京开幕,《待细把江山图画》、《西陵峡》、《黄河清》、《红岩村》、《山城雄姿》、《枣园春色》、《陕北风光》等作品展出。

      6月,与关山月先生同赴东北地区旅行写生,为时4个月,行程2000多公里。创作了《煤都壮观》、《林海雪原》、《天池林海》、《镜泊飞泉》等许多名作。

      11月,《东北写生杂忆》在《新华日报》发表。

  • 1962年(壬寅)59岁

      2月,《郑板桥试论》于《人民日报》发表。

      5月,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江苏省美术展览”开幕,作《天池飞瀑》、《布拉格风景》、《抢渡大渡河》、《雨花台颂》、《蝶恋花》参加展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北京开幕,作《黄河清》、《待细把江山图画》参加展出。

      6月,画扇面《苦瓜诗意》、《清泉出山图》、《秋江放艇》等。

      8月,“南京市1962年美术展览会”举行,作《天池飞瀑》展出。

      10月,受邀赴杭州休养作画,为时约半年。创作了《虎跑深秋》、《新安江发电站》、《龙井初春》等图。后出版《浙江写生画集》。

  • 1963年(癸卯)60岁

      1月,在杭州与何香凝、潘天寿合作作画多帧。

      3月,为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作《华山图》。

      9月,郭沫若先生寄赠对联“服务人民老当益壮,师法造化锦上添花”贺抱石60寿。

      10月,作《李太白像》、《印人齐白石像》。到南昌,参观访问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八大山人纪念馆及南昌书画之家。

      11月,在江西,到宁冈、井冈山、瑞金等地写生作画。

  • 1964年(甲辰)61岁

      3月,撰《在更新的道路上前进》一文。

      5月,迁居南京汉口路132号,今辟为傅抱石纪念馆。

      10月,“全国美展华东地区作品展览会”在上海开幕,大幅《虎踞龙盘今胜昔》参加展出。当选西泠印社副社长。

      12月,当选人大代表,参加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965年(乙巳)62岁

      1月,作《延安长卷》,郭沫若先生为作品题《延安长卷》八首。

      2月,作《郭沬若〈游九龙渊诗意〉》大幅。

      5月,作《茅山雄姿》大幅。

      7月,作《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水乡吟》、《长征第一山》、《蜀江图》等图。

      9月,受邀赴沪,为上海国际机场大厅作画。

      9月29日,脑溢血病逝于南京汉口路寓中。享年62岁。

      (叶宗镐 著)

  • 按:此年表曾发表于《傅抱石的世界》(叶宗镐著,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傅抱石》(故宫博物院编 , 汪亓编著,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

作品集和著作简目查看更多

  • 《傅抱石访问罗马尼写生作品选集》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58年  

    《傅抱石访问捷克斯洛伐克写生作品选集》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58年

    《傅抱石画集》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8年  

    《傅抱石画选》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2年  

    《傅抱石东北写生画集》  南京 :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64年  

    《傅抱石关山月东北写生画选》  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1964年。  

    《傅抱石画选》  南京博物院  朝华出版社编  北京:朝华出版社  1988年

    《傅抱石画集》  梁白泉主编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2年

    《河山在目:傅抱石百年纪念画集》  陈浩星主编  澳门:澳门艺术博物馆  2003年  

    《傅抱石精品画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

    《傅抱石绘毛泽东诗意画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

    《傅抱石写生画稿》 庄天明  曹清主编  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2007年  

    《傅抱石所造印稿》  叶宗镐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

    《傅抱石中国画》  徐湖平主编  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2006年

    《傅抱石篆刻印论》  万新华  张蔚星主编  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2007年

    《傅抱石全集》  陈履生主编  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年

他们研究傅抱石查看更多

  • 《傅抱石》  载《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44期  江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新余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

    《傅抱石传》  胡志亮著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3年

    《中国画研究•傅抱石研究专集》  中国画研究》编辑部编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4年

    《傅抱石山水画技法解析》  徐善编著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6年  

    《傅抱石》(中国名画家全集)  陈传席编著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

    《傅抱石美术文集》  叶宗镐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

    《傅抱石的世界》  叶宗镐著  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2004年

    《傅抱石年谱》  叶宗镐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

    《傅抱石篆刻艺术世界》  王本兴著  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4年  

    《其命唯新:傅抱石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傅抱石纪念馆编  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2005年  

    《傅抱石》(故宫博物院藏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集)  汪亓编著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06年

    《我的父亲傅抱石》  傅益瑶著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年  

    《傅抱石艺术研究》  万新华著  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9年  

    《傅抱石评传》  林木著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