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宋元宫廷绘画
宫廷绘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帝王的重视以及画院制度的建立密不可分。宫廷画院机构--翰林图画院出现于五代,而大备于宋。以宋徽宗时兼有“画学”职能的画院在机构、职能上最为完善,成为宫廷画院的楷模。南宋高宗重建画院时,保持了以往的建制,通过选拔、推荐招募画家,画院内人才济济。元代虽中止了画院制度,但设立了掌管书画活动的机构秘书监、奎章阁等,宫廷中有当时全国一流的名画家如高克恭、赵孟頫、商琦、王振鹏等人,文人画家参与了宫廷绘画活动。 由于画院制度的建立和完备,宫廷绘画在山水、花鸟、人物等各个画科中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五代的宫廷绘画在“形似”方面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两宋时“写实性绘画”的创作技巧已臻精熟完善,品味日益典雅脱俗,表现题材更加丰富广泛,宫廷绘画的创作达到鼎盛,以职业画工为基本创作力量的传统工笔画体达到了最高水平。元代宫廷绘画大多具有明显的文人画风格,追随晋唐传统,讲究笔情墨韵,抒写胸中逸气,在当时画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
![]() |
|||||||||
|
||||||||||
![]() ![]() |
||||||||||
©故宫博物院版权所有 |